




中國稀土儲量曾占71%,如今只占20%,現在彌補,為時已晚?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2-06 10:25
【概要描述】制約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工業的發展程度,我們素知,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石油。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而其中不可忽略的就是"稀土",它號稱"工業味精"。
中國稀土儲量曾占71%,如今只占20%,現在彌補,為時已晚?
【概要描述】制約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工業的發展程度,我們素知,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石油。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而其中不可忽略的就是"稀土",它號稱"工業味精"。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2-06 10:25
- 訪問量:0
制約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工業的發展程度,我們素知,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石油。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而其中不可忽略的就是"稀土",它號稱"工業味精"。
現今世界上存在的17種稀土資源都廣泛的應用軍事、石化、輕紡及高科技尖端領域。被譽為"稀土王國"的中國稀土儲備和稀土銷售額曾居于世界前列,占據壟斷地位。那為何有數據顯示,如今中國稀土儲量僅剩20%?曾經中國稀土壟斷地位的一去不復返又將帶給我們,怎樣深刻的啟示。
一 "稀土王國",盛名造就的壟斷地位
北有內蒙古, 東有山東,中有四川,南有廣西,中國的稀土分布呈現出"總量大,分布廣","南少北多 "的特點。在中國北部內蒙古白云鄂博儲存有3500萬噸的稀土資源,占到國家稀土總量的83%。而在《中國稀土現狀政策》白皮書透露,之前中國稀土儲量占到71.1%。
根據前幾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南非,埃及,加拿大都不同程度分布著稀土資源。中國"稀土王國"盛名已久。而這一稱呼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的稀土儲存量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稀土總量1.3億噸的情況下,我國占到了4400萬噸,占到世界稀土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有"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一提法。
足見稀土不僅對于我國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也是世界財富的組成部分。尤其是位于江蘇贛州的重稀土,作為我國具有獨特性的稀土種類——鏑。十大稀土王國中,只有中國有。
中國是稀土的主要消費國。從稀土下游消費的組成來看,日本,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國加起來的消費量還不及中國一個國家的消費量。第二,中國稀土冶煉能力世界一流,中國稀土冶煉占比88%,近乎壟斷了稀土冶煉。
第三,稀土出口大國。日本,美國,荷蘭,韓國,意大利等國均是我國稀土產品的貿易合作伙伴,曾面向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稀土及稀土產品。世界上多國依賴于我國的稀土資源,在儲量,生產,出口貿易方面的優勢,讓中國在稀土資源上曾一度占據壟斷地位。
二 從71.1%到23%,中國稀土卷入"無底洞"
從曾經世界矚目的稀土大國,到如今,中國人發現:國家的稀土資源占比下降到20%。就在幾年前,我國還在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著世界90%以上的稀土供應。探尋背后的原因,無外乎是內需與外供。
中國并不是世界上一個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那為什么市場需求巨大?美國,日本都出臺了保護國內稀土資源的政策,關停了稀土礦,更加科學的叫法是"只探不采",這導致日本和美國不僅以進口的方式拿走了中國三分之二的稀土資源,并且暗地里本國的稀土儲存量也在逐年攀升,當然 這個變化是市場所看不到。
不動用國內稀土資源,轉而向中國進口。類似的國家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這就形成了"假性市場缺口",中國在美滋滋作為稀土出口大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稀土資源儲量下降的難題。
此外,世界稀土資源開采作為分母也在逐漸變大。例如日本所發現的從海底開采稀土資源將會大幅度提高稀土儲量,當市場上供過于求時,中國稀土資源在價格方面就失去了優勢,當世界稀土總量默默增加的時,中國的稀土儲量會在對比中下降。
僅占20%的,或許并非是中國稀土儲量的急劇下降,更多的是日本,美國積蓄多年開始"亮牌"儲備稀土的結果。一個不太光鮮亮麗的原因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短期利益,低價"走私"中國的稀土資源,加之以不合理的開采,稀土資源遭到很大的破壞。
三 "坐以待斃"還是"迎頭追趕"?中國踏上稀土保護之路!
面臨著日本美國國內稀土資源的增加,面臨著新型稀土開采技術,面臨著來自生態環境修復的壓力,中國的態度是什么?毫無疑問,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中國將在稀土保護之路上一直走下去。
稀土作為工業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很大程度上對于國家的工業起著關鍵性作用,而工業作為國民產業的支柱,無疑關乎著GDP的增長和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質量。保護我國稀土資源應當是一個重要的,也是必須的選擇。
首當其沖的便是限制非法出口以及規范國內稀土行業的發展。這需要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各個組成部分共同發揮作用,包括經濟決策系統,經濟調節系統,經濟監督系統,經濟信息系統等的配合。
我們迫切需要制定正確的稀土保護政策,利用價格機制,競爭機制對稀土市場進行調節。監督市場,進出口的公平交易,打擊不正當競爭及非法走私稀土行為。
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對于外來投資辦廠的登記注冊要加大資格審查力度。前車之鑒,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雖然中國也有過一定程度限制出口,但不乏有些外來資本,在中國辦廠對于稀土進行簡單加工后再次運回國內,不與我國的政策正面沖突,但也是導致我國稀土資源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
這也是當時法律法規的一大漏洞。既然中國意識到了稀土保護的重要性,那么以后必將有更加完善的經濟法律法規對稀土資源從開采,生產,出售都加強約束力度,以確保中國稀土資源能合理有效利用。
面對著失去價格優勢,壟斷地位,中國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選擇"迎頭追趕",這場在經濟領域的互相較量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勝利,你我都期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3205845866@qq.com
在線留言